童蔚/文
打算要一个宝宝的海洋,前阵子辞了移动公司的工作,在家休养。闲来无事时,自己开始动手捣鼓一些宝宝吃的喝的东西。
一段时间积累下来,倒也小有成果。
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担忧
其实,海洋对宝宝饮食问题的关注,早从去年夏天就开始了。几次重大的劣质奶粉事件,让正准备怀孕的她听了慌兮兮的,于是决定动手搜集婴幼儿DIY食谱。
从那时开始,通过网络,她和全国各地的妈妈们交流宝宝饮食搭配和制作的经验,并且将这些食谱整理成册。
这样制作够科学吗?宝宝会营养不良吗?抱着这些疑问,海洋还拿着食谱请教了几位对婴儿饮食有研究的老医生,根据他们的建议做修改。
前不久,她出内容,老公出技术,两人还合力办起一个名为宝宝餐的公益网站,将半年多搜集所得悉数放了上去,“既方便自己将来查看,也可以给妈妈们一个参考。”海洋这样说起花时间和精力办网站的初衷。
添加宝宝辅食的五项原则
众所周知,刚出生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是最佳方案,但4-6个月开始,因宝宝营养需求的增加而必须添加辅食。
海洋说,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有:循序渐进、由少到多、由稀到稠、由软到硬、由一种到多种;尽量少放味精、盐等调味品。
“开始时可先加泥糊样食物,每次只能添加一种食物,还要观察3-7天,看宝宝的大便有无异常变化,如有异常要暂缓添加。等宝宝习惯后再加另一种食物。如果他(她)拒绝饮食就不要勉强,几天后可再试一次。”
最好在哺乳前给宝宝添加辅食,饥饿中的宝宝更容易接受新食物。这是她从舅妈那里学来的经验。
具体来说,4-6个月为添加泥糊状食品阶段;7-9个月可以开始适量添加菜末、肉末、粥、烂面条、磨牙饼干、烤馒头片等等,以促进牙齿生长,锻炼咀嚼能力;10-12个月的宝宝进入“三餐一点加600毫升奶”的阶段,三餐可吃碎菜、碎肉、全蛋、稠粥、软饭、面条、馒头、馄钝、饺子、包子、豆制品等。
果蔬泥制作简单营养好
果蔬泥是婴儿比较常吃的一种辅食,制作过程并不复杂。当季的新鲜蔬菜,都可以试着给他(她)尝一尝。
选择熟软、纤维少、肉多的水果,去皮和核,切小粒,蒸上8-10分钟后,加入2-3茶匙(10-15毫升)奶。然后,压成果蓉,取出所需分量。余下部分盖好,放入冰箱,可保存24小时。等宝宝稍长或已长出牙齿时,水果无需蒸熟。
菜泥的制作过程与此类似。将绿色新鲜蔬菜洗净,去皮或茎,切段放入沸水中煮,煮熟后置于碗内用汤匙压碎成泥即可。
经过多次尝试,海洋发现有一些果蔬适合蒸,主要是胡萝卜、青笋、南瓜等,有一些则适合煮,比如白菜、青菜、菠菜。
有些父母习惯在给宝宝的辅食或菜泥中加些调味料,让宝宝吃起来口味会好些。海洋请教了一位老中医,老中医告诉她:给宝宝的食物中最好不放或少放调味料。宝宝在一岁前盐尽量要少吃,因为肾脏还没发育好;2岁前宝宝的辅食中最好不要放味精,会影响锌的吸收;可以放少量的糖;最后,最好不要给1周岁以下的婴儿食用蜂蜜。
宝宝冬季暖身粥
寒冷的冬日里,海洋推荐了3款适合1岁前宝宝食用的营养粥。“都是些基本款,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口味自行变化。要注意的是,将粥熬得特别烂些,添加的其他成分也要尽量做成泥状。”
智慧粥,适合7-9个月宝宝吃的健脑辅食。做法很简单,2碗开水里加入燕麦片,熬10分钟,把切成片的香蕉倒进去,充分搅拌后关火。盛入碗后,等粥凉到60℃左右,加入一勺配方奶粉,搅拌均匀即可。
二米粥。取小米、白米各30克,白糖适量。将白米淘洗干净,用水浸泡1小时后放入锅内。将洗净后的小米倒入,与之混合,加适量清水,用小火煮成极烂的糊状。再加适量的白糖,晾凉后即可食用。为增加营养,还可在二米粥内混入菜泥、鱼泥或蛋黄泥。
猪肝少许、大米50克、高汤4杯,能煮一碗可预防营养缺乏症的猪肝泥粥。做法如下:大米加入高汤,小火慢熬成粥状。将猪肝泥拌入粥中,继续煮5分钟即可。做猪肝泥有两种方法:一是将生猪肝横剖开,或剥去外皮,用刀刮下如酱样的猪肝泥;二是取猪肝少许切片,加少许盐和料酒炒熟,去腥调味,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状。 |